尽管产油国们没有大幅增产,但需求侧的疲软迹象,还是令油价连续两天大幅下滑。与此同时,美欧的关注点又聚焦在伊朗核协议的谈判上,伊朗方面表态称,已经准备尽快重返国际原油市场。
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早间收盘,9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.34%,收于88.54美元/桶,跌破90美元/桶大关;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.75%,收于94.12美元/桶。
这已经是国际油价连续两天大幅下挫,在8月3日,美油和布油的单日跌幅都接近4%,WTI原油跌至90.66美元/桶,布伦特原油跌至96.78美元/桶。
隆众资讯分析指出,当前油价下挫原因在于经济数据仍显疲软,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抑制原油需求的担忧有所加剧。
从消息面上来看,除了经济数据以外,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,石油输出国(OPEC)及其产油国盟友组成的OPEC+决定在9月小幅增产等,都成为近期油价市场的扰动因素。
8月3日,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,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450万桶/日,因出口下降和炼厂炼油量减少,汽油库存也意外增加。
同一日,OPEC+组织同意在9月将石油产量目标提高10万桶/日,该增幅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0.1%左右,市场预计此举将不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。这一幅度远低于7月和8月制定的64.8万桶/日的增产规模。
作为全球主要产油国的沙特和俄罗斯,仍将在OPEC+的框架内继续携手合作,沙特并不愿意牺牲俄罗斯的利益来提高产量。
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访问了OPEC+组织的实际领导者沙特,希望OPEC+组织能有进一步增产的举措。但出于对闲置产能紧张的担忧,同时也对全球油市长期供应前景的不确定,OPEC+表态将谨慎使用已经非常有限的过剩产能。
标普全球普式分析称,OPEC+的小幅增产措施,是对美国敦促增产的轻微示意,但同时也是在寻求一种可供衡量的手段来保障产油国们的意外之财。
这样的举措其实也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,之前数月,OPEC+组织的各个产油国都未能达到计划的产量规模。实际上,正如市场已经反复讨论过的一样,如今的OPEC+组织中,除了沙特和阿联酋之外,几乎没有其他成员可以明显提高产量,而俄罗斯仍处于持续的制裁当中。
OPEC+组织在会议公报中说,对上游部门的投资不足,将影响原油的持续性充足供应,进而对满足2023年以后产油国和非产油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带来影响。
而相较于通过增加供应来为油价降温,经济数据疲软带动需求的低迷,已经从需求侧为油价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。
中信期货研报指出,近期全球油品需求放缓的程度已经较为明显,经济增速持续回落,美欧央行加速紧缩,中期石油需求预期正逐渐下移。
而在OPEC+没有如美国预期大幅增产之后,原油市场聚焦点开始围绕伊核协议的谈判。8月4日,伊朗石油部长表态称,伊朗准备尽快回归国际原油市场。8月3日,伊朗、欧盟和美国方面分别确认将派高级代表赴维也纳进行伊核协议谈判。如果伊朗最终开始增产,将有望增加原油供应来应对高油价的压力。